第32章 惜分飞

曹丕要回府,他的母亲卞夫人把他给叫住了,还把一个小匣子交给曹丕,然后说道:“这是西域进贡来的安息香,听说对于刚生产过孩子的妇人最好,给甄姬拿去用吧。”

曹丕拿在手里:“谢谢母亲。那我就回去了。”

“子桓!”卞夫人叫住他。

“还有什么事?”曹丕问道。

“嗯……”卞夫人看着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曹丕乖乖地询问:“母亲请说。”

“刚才我听你们父子谈论袁家的事情,心中不禁有些后怕。”卞夫人说道,见曹丕不做声,仍旧往下说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圣人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我从小就熟读《诗》《书》《礼》《易》《春秋》,圣人的话孩儿早已牢牢记在心上。”曹丕面色平静,“袁家之事是前车之鉴,母亲在担心什么?”

卞夫人听了,拉着曹丕的手在漆案前跽坐下:“子桓,母亲跟着你父亲有二十几年了,不说袁家之事,就说这后院里,丁夫人无子,抱养了刘夫人的孩子视如己出。”她的眼睛望着一个地方不动,似乎是在回忆,“也就是你的大哥子脩,可叹,宛城之战……子桓,如果他不死的话,母亲倒也不会那么担心……子桓,你明白吗?”

“母亲是担心在曹府我们会重蹈袁家的覆辙?”曹丕问道。

卞夫人点点头,趁机说道:“母亲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你……”她没有下说,但是已经什么都说了。

“不会的。孩儿幼年时经历过磨难,比孩儿的弟弟们更懂得亲情的重要,对于权力,孩儿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爱交友爱美色爱美景。”曹丕说道,他明白她的意思,自己极力控制着自己面上的表情,手心里几乎要把拳头给捏碎了。

他所言非虚,除了和曹丕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之外,曹丕见到曹操身边的谋士如荀彧、贾诩等人也是礼遇有加,甚至就连曹植的丈人家的叔伯兄弟也是常来常往的,曹丕很喜欢带着一群人到外游宴,流觞曲水。

卞夫人听了他的话,心中略感欣慰。她知道这个孩子小的时候还很亲近她的,但是等到长大了,曹丕见她的时候,时常一声不吭,笑都不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若是跟他说话,他也会客客气气地回答你的问题。

母子疏离到这种地步也是可悲的了。

“子建与你不同,他出生之时便是在安稳的家里,没有经历过东躲高原地的日子。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卞夫人又告诫。

“母亲放心吧,他们都是我的弟弟,我会承担起作为哥哥的责任的,会保护他们,教导他们。”曹丕说道。

卞夫人心满意足的笑了。

然而,曹丕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非常生气,他忍不住抽出剑来乱舞一通。

“是可忍孰不可忍!”曹丕舞到此处,手腕子一用力,“刷”的一声挽个剑花,竟有些显得癫狂,原来曹丕收煞不住,把剑刺入了自己的臂膀。

春暖花开的府中,寂静中只听到风声和蝉声。

曹丕的长剑未收,踉跄了几步,鲜血流出来,染红了月白色的袍子。

他也不去包扎,他躺倒地上,眼睛望着上面的横梁发呆。

钟繇的字放在漆案上,曹植伏安临摹。他的妻子崔夫人端来一碗热汤走过来,看到他在临摹,便将碗放在一边,跽坐在他的旁边,静静地看着他写字。

他们才成婚一年,崔夫人出身清河崔氏,是名门大家闺秀,成婚以来,二人志趣相投。如今也算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曹植写完之后,又看了看,眉头紧皱着。

崔夫人看着他的字:“钟使君的字讲究整体布局的严密,妾观植郎的这一副字太过于松散,特别是‘私见’这两个字。”

曹植听了她的话,又把绢布拿在手里看了几遍,点点头说道:“嗯,不错。”

崔夫人把热汤端过来:“别练字了,尝尝我给你做的燕窝汤,这是前日里丁使君送来的极品燕窝,甚是珍贵。”

“丁使君?”

“就是丁仪啊。他送的。”崔夫人说道,“他会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曹植说道:“大概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吧。”

“哦?怎么说?”崔夫人乖巧的问道。

“当年丁仪想求取清河姐姐为妻,可惜他眇一目,二哥便建议父亲将姐姐嫁给夏侯楙,想必他来这里送东送西的是想结交于我,对二哥怀恨在心呐!”曹植叹道。

崔夫人投其所好地说道:“要妾说,他想结交植郎,除了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之外……聪明总该是有的……植郎诗文辞赋俱佳,心地善良……这个人如果不通文墨,只是个势利之人的话,那怎么对得起植郎夸他是恩怨分明之人?”

曹植禁不住笑了,他一手揽崔夫人到怀中:“你来临摹一回钟使君的字。”

“不着急,植郎先把汤喝了。”崔夫人端起碗来。

“也好。”曹植搂着崔夫人,“不写了……喝完你做的燕窝汤……明日我就要去邺城,今天晚上我好好陪陪你,好不好?”

崔夫人害羞地点点头:“妾会在这里等你从邺城回来。”

点击获取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