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辞世

袁恭走了,张静安足足郁闷了有半日,奔想着抛诸脑后的,可没想到一个惊天的消息陡然就从京里传了过来。

玉太妃的病情就突然加重了。

据说是因为皇帝和太子发生了争执,太子的生母廖贵妃觉得是因为皇帝迁怒太子责打了先太子留下的皇长孙的缘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居然找到了玉安宫来寻玉太妃分说。先太子的遗孀何氏也赶了过来。

也就只呆了一小会儿,玉安宫的人就打发她们走了。

可当天晚上,玉太妃的病就突然不好了。

七八个太医守着,什么药都用了,什么法都施了,玉太妃病危了三次,三次都被太医令给救了回来。

原本人一直昏迷着,可最后一次的时候,却变得格外的清明。

挨个的,玉太妃见了一些自己当年的老姐妹,也安置了自己跟前服侍的内侍和宫女,但是,作为一个在后宫叱诧风云了几十年,辅佐了两位君王的一位女主。她的最后时刻,她最疼爱的外孙女张静安却没能陪在她跟前。

她没能等到张静安从易县赶回去。

她留给张静安的却只有一句话,日子是自己过的,你长大了,要学会过自己的日子了。

然后陷入了昏迷,这一夜半时分,玉太妃是在梦里过世。

一切都发生在张静安重生后的一个月之内。

纵然是张静安重新活了一世,可还是让她猝不及防。

她得知玉太妃过世,就晕了过去。

为什么她重活了一世,为什么明明看着事情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可外祖母还是就这么去了呢?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张静安恍惚了。

这一世事情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外祖母怎么就突然辞世了?

她不在的时候,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么她呢?她之后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匆匆回到玉安宫,宫殿还是那座宫殿,可是物是人非,这里再不是她的栖身之所了。站在玉安宫前的那株大大的梧桐树下,听着殿内皇帝的恸哭之声,那上一世的回忆仿佛一重重的波浪冲击着她的头脑,冲撞得她仿佛要炸开一样的痛苦。

这一世,外祖母还是去了,这世上又只剩下她一个人了,要怎么样才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皇帝沉痛停朝三日。

后随即下旨,追封玉太妃太后的封号,陪葬先帝明陵。

更有一道旨意,张静安敕封明珠郡主,在郡主之前,加了封号,这算是异性郡主从来没有过的优荣,可却让张静安丝毫感觉不到安慰,外祖母走了,她身上的一切,越是显贵,恐怕越是负累。

之后的日子,奇怪的又繁杂又平静。

玉太妃的辈份原本就高,又被追封了太后,尤其是皇帝对于丧仪多次亲自垂询,甚至亲历亲为,这就让整个朝堂都将这位已经隐没在后宫二十多年不曾露面的几乎被人遗忘的老人的丧仪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标准。

但是并没有人在乎被新晋了明珠郡主的张静安。

毕竟给玉太妃这样高的规格,是因为给了皇帝的面子,而明珠郡主,一个毫无皇室血脉的养女剩下的孤女,如今得封郡主,已经是看在玉太妃的面子,荣耀到头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将来还能怎么样?

虽然有人非议,张静安这样的居然都封了郡主,还是有封号的郡主,就差没给封邑了。而当真姓刘的宗室闺女里头,有好几个都要嫁人了,也没有封号,请到宗人府和礼部,都还压着没批呢。

可这些话,也没人敢拿到面子上说。

主要是那张静安来作伐子,这个筏子实在是撑不住多大的气力。一个小姑娘从出生到如今十三岁,都跟一抹影子一样半死不活地养在后宫深处,大约以后还是跟影子一样消失在那个深宅后院之中。实在是毫无价值。

还有传闻说,皇帝斥责了廖贵妃和何氏,整个丧礼事宜,其实已经是后宫之主的廖贵妃都很低调,而何氏带着小儿子搬到了宫外,长子蜀王刘璞的王府居住了。

这一切也都与张静安无关,她在准备出宫的事宜。

因为玉太妃已经追封皇后,按制要行国丧。自皇帝起为玉太妃服丧一年。

上一世的时候,皇帝和玉太妃先后辞世,她差不多是被赶出了宫。

可这一世,皇帝还活着,而且对玉太妃就这么没了心怀愧疚。这就想留她在宫中。

可张静安是一刻也不想留在宫里了。

以前玉太妃在的时候,张静安大可以无忧无虑地在玉太妃给她在玉安宫里构筑的那个象牙塔中肆意任性。

可重活一世,她已经知道,这皇宫不是她应该呆的地方。

她的父家张家来人要接张静安回去守丧。

可张静安按计划好的,要求去先皇的明陵给太妃守陵。

她是玉太妃唯一的骨血,又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要求去给玉太妃守陵,谁也不能说她不是,还必须敬着她的孝道。

这样就避免了玉太妃死后,她必须立刻重回张家的困境。

想到前世她继母和继妹的嘴脸,她就禁不住恶心。

玉太妃的棺椁在宫中停灵到七七,按规制就出殡陪葬太祖明陵。张静安作为外孙女,紧跟在出殡的队伍后头出宫,一路陪同前往定县明陵,为外祖母守陵。

点击获取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