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一鸣惊人

“潇烈,你跟先生去看大夫。”流瑾按住躁动不安的潇烈,眼神复杂的看着钱盏,看来汉学府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潇烈知流瑾担心什么,点点头,愤恨的怒视钱盏,跟着云坤出去。

“你们两个坐到最后。”韩学抚摸自己的胡子,掩饰眼底的情绪,指个位置给他们二人。

青袍挥舞,流瑾沉下心坐到位置上。

钱盏那一闪而过的得意她没有错过,这个位置,一定有哪里,是不对的。

“云先生,不知潇烈如何?”不多时,云坤走进考场,流瑾慌忙站起身,连声询问。

“他无碍。”简单的解释后,云坤警告的瞪着钱盏,钱盏偏偏无所谓般,偏头看向流瑾,嘴角边是得逞的笑容。

“分明是有问题,主上,真的不帮?”轻柔的声音,清丽的容颜带上几分憔悴,女子一身轻纱飘舞,眼底无尽的忧伤。

凤宸环着手,依靠在门边,远远地观察流瑾的情况,微微转头,好奇的口吻带上几分探究和警告:“怎么,你心疼她。”

女子摇摇头,欲言又止。

小瑾,只希望你,真的能在这京城,安稳无虞。

“这便是今年的题目,一柱香的时间,现在开始答题。”管事展开悬挂着的布帛,白色的布帛上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墨色的文字让全场静寂无声。

“一首诗,一篇文,描写故事,并赋予含义。”流瑾默念,故事,含义,拜师。

这几个关键词出现在她的脑海,不断盘旋。

若仅仅是故事,诗经里很多都可以,但若是附上含义,并且能自己一举获得韩学大学士的注意,那一篇,怕是最好的。

打定主意,流瑾提笔沾墨,屏气凝神。

“这怎么写?而且还需要含义。”

“故事,一个故事如何用一首诗写出?这试题未免太奇怪了。”

这般窃窃私语下,流瑾气定神闲,自信满满显得更加突出。

韩学的眸光从不曾在流瑾的身上离去,昨日的对联依旧在他的眼前,天作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这一句上联出的精妙又带豪气万丈。

可惜没有生在帝王家,否则,有这样的豪情壮志,耀国的未来。

想到这,韩学眼光收回,摇摇头,他都在想些什么,若是被有心人知晓,他一万条命也不够。

洁白光滑的纸面,流瑾皱起眉,放下笔,伸出手轻拭,难怪。

流瑾心中冷笑,打了蜡的纸面,难怪墨止在上面只会融合在一起,分明是写不了文章的。

眸光对上正回头的钱盏,挑衅的视线,流瑾耐下心,这个人,还真不是一般的难以对付。

“还剩下半柱香。”管事滔天大浪的声音铺天盖地,耳膜微震,流瑾叹口气,现在看来,只得孤注一掷。

朱唇轻启,一首传世名曲缓缓出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首《长恨歌》用尽半柱香的时间尚未说完,管事欲开口被韩学制止,直到最后一句出口,云坤难掩激动神色,站起身,不小心将身后的座椅掀倒,尚不自知。

伸出两手,鼓掌声伴随激动,云坤一路走到流瑾的面前。

“这,是你所做?”抑制的激动使得云坤面色赤红,对先生而言,遇上一有天资的学生,如遇璞玉。

流瑾在云坤的期待下缓缓摇了摇头,轻声解释:“这首诗名为长恨歌。流瑾崇拜之人所做,奈何,他并不为大众所知,是以,流瑾不便说出他的姓名。”

这里是耀国,诗人白居易的名字必定不为人所知晓,流瑾思考下只得如此。

云坤面上呈现惋惜之色,身子竟因为太过失望而后退几步,只得叹气:“是我辈无缘,此诗,实乃大作。”

流瑾微微低头,若说作诗,流瑾自认为不会,她的专业从来便是学习古代诗作。

如何喜爱,如何热衷,如何研究,她所会的,只能是将那些传世名篇背诵,虽然惋惜,但在这里,这个耀国,她绝对丰富的诗词储备,已经足够在这耀国,落地生根!

韩学站起身,一首长恨歌,已经将他的心搅得天翻地覆,此诗,即使并非流瑾所做,可有缘背诵学习,这个孩子也已经不可小视。

这个学生,他是收,还是不收。

韩学此刻,陷入犹豫。

考场不远处,透过那绯色身影,一身黑玄衣袍飘落到地。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呵呵。”一声冷笑,墨止站起身,皱起的眉掩饰的是眼底深深地冷漠。

“若真遇上这样的君主,国家,亡。”一声冷叹,轻蔑的口吻伴随修罗的低语,冷压的气氛让束薪不由跪下。

很久,没见王发这么大的火。

“又不是真的事情,不过一个故事,王何必,如此认真。”束薪小声的嘀咕,束楚警告一眼,抱着剑跪倒在地。

“上穷碧落下黄泉。”低迷流转的声线,凤宸眼眸迷离,若真的有这样的爱情,他同样愿意舍弃一切。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一旁女子低语,重复两句,心中怅然。

“是君王无用还是君王无情。”身后,束蒲的声音传来,道出的却是女子的心声。

“束蒲,你在这,看来那个人,也在这。”凤宸收回思绪,看向束蒲,似笑非笑。

束蒲迫于压力低下头,抿抿唇,不发一言。

“这个故事。”何其相似。女子轻启朱唇,美目中竟含着氤氲之气。

凤宸偏头看女子一眼,却并没有制止她的回忆,抬起眼,示意束蒲随他离去。

“若结局,和这般一样,会不会,音城。”便不会灭亡。

冰冷的眼泪含着晶莹,好似那时,也是这般晶莹的雪,覆盖了全城的鲜红。

点击获取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