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婶子,你就放心吧,二郎你我都见过,人才各方面绝对没话说,公婆是和善的,人口多有多的好处,遇事帮衬的也多不是,常年离家,成了亲自有应对法,咱们只管搭桥引路,婚后日子是两人过出来的,我给你保证,二郎绝对周正,婶子,你就放心吧。”
顾娘子想着都这样了,林家应该满心欢喜的答应吧,结果还要再商量一下,要知道双河县有多少姑娘想进秦家大门的。
但也知此事急不来,便拉着林母的手道。
“婶子,商量一下也好,结的是两姓之好,应该商量,只是你可快些,我在家等着。”
“行,今天劳累你了,这边商量好就给你去信儿。”
顾娘子一走,林母便把林锦瑶喊过来。
“瑶瑶,你是个啥想法?”
林锦瑶低头嚅嗫,“全凭爹娘做主。”
林母一看闺女这模样,还有啥不知的。
“我们看他是好的,就是不知他家是个啥样,以后会不会让你受委屈。”
林锦瑶想过这个问题,自古盲婚哑嫁都是这么过来的,她唯一担心的是日后和他家人发生矛盾,他会站在她这边吗?
转念间,觉得他会处理好这些琐事,能在流言蜚语中来相看结亲,必是个有主见能拿事的。
“我看也行,秦家有些人看着不好说话,但是二郎本人是个好的,是个有成算的,再看看柱子打听的如何。”林父道。
嫂子跟着点头,“虽说他是大户,咱比不上,但咱瑶瑶也不缺啥,富贵险中求,成了享福,不成我和你大哥就把你接回来,左右嫁人过日子都一样,既然都一样,咱就挑个锦衣玉食的。”
这时,林大哥进到后院。
“柱子刚走,他一大早就进城打听,曹媒婆那是骗人的,虽打听到的不多,但都是夸二郎的,为人端方,不争不抢,是个有能耐的。”
林母心定,立马去给顾娘子回信,生怕晚了错过了,一点没有刚才的纠结。
顾娘子得了信,起身便去秦家报喜,秦仲渊喜在心头,直接拿出庚帖让人挑选吉日。
“不合下庚帖?”顾娘子惊讶。
“不合了,只要是她就行。”
顾娘子暗叹,乖乖,这秦二少爷是喝了迷魂汤吧。
三天后,三辆马车后面跟着二十四抬聘礼,热热闹闹的朝着白水镇出发。
大伯母坐上马车,撩起窗帘看一眼,沉脸放下,盯着秦大伯。
“你真是个没用的,看看那些聘礼,家底都要空了!”
秦大伯皱眉紧张前后望一下,“你小声些,娘在前面,二弟在后面,听到多难堪。”
“我管他难不难堪!”但也压低声音,只是越想越气。
当年丰儿结亲老太太全程没露面,说年纪大了,让他们做爹娘的自己张罗,莫要委屈了丰儿夫妻两。
现在年纪小了?能出门了?还是二郎没爹娘?心都偏到头顶了!
聘礼也是,她前日拿单子过去商量,老太太一看便说少了,非要开私库加一些,老二媳妇更过分,看老太太加了,也开私库加两抬,说就这一个儿子,净给她上眼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