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买粮

顾雅没有想到今天这一切会如此的顺利。一路上并没有遇到短剧中经常出场率特别高的那种无脑坏人。

看来她所有的坏运气都用在了穿越后,遇到了一群极品家人上面了。

只要出了石头村,外面全部是风和日丽,根本没有下雨!

“我记得我爷爷告诉过我,当时我爷爷的爷爷是花了一百两银子,从一个西域的商人手中购买的这个瓶子,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也不知道他价值该如何确定了!”

贺星辰上下打量着这位大娘,看他脸上的褶子,这位大娘最起码也有六七十岁了。那么她的爷爷到现在为止也应该有上百了吧。

百年前的一百两银子那确实是笔重金了。

叶怀思没有说话,直接从怀中掏出两张银票。“这是两百两,把这个瓶子卖给我!”

三积分买的东西,转手就卖了两百两,这翻了多少倍?

顾雅数学不好,一时间也算不明白。

想了想,便在脸上露出了一个十分无奈不舍的表情。“这个瓶子我爷爷给我的时候说了,让我好好保管,等到了我自己百年以后再传给我的后一代。但是我没有本事,没有守住家产,也没有守住爷爷的遗物。是老妇没有能力呀!”

“既然公子喜欢,那便给了公子吧,只是老妇这边有个请求。希望公子能将这两百两银票换成碎银。”

她当然知道银票包保管。带着两百两碎银更加的惹人注意。

但是也不看看她穿的是什么衣服。

一个身上穿的都是补丁衣服的老人拿出银票出来花用,更容易被盯上吧?

而碎银就不一样了,离开这家店铺,她就可以将碎银藏在空间里,用一点拿一点,谁知道他有多少?

一听顾雅愿意卖这个瓶子,贺星辰十分的高兴,但听到她提出来的理由,又有一些头点疼。“大娘,你知道两百两银碎银挂在身上有多少吗?哪个傻缺出门会带两百两银子呀?我们这只有银票。”

这时一旁的掌柜站了出来了。“大嫂,若是你愿意卖的话,碎银我给你换。”

顾雅这才想起掌柜的做生意的,别的没有,碎银肯定有一大把。毕竟也不是谁都能拿得出银票来的。

“好,我卖!”

掌柜的连忙拿出笔墨纸砚写了契书。

这时不怎么说话的叶怀思却站了起来。“且慢!”

所有人都停下手上的动作看向他。

叶怀思指着瓶口处的那几个豁口。“瓶子不错,只是这几道豁口降低了他的美感。这瓶子是残次品吧?”

贺星辰刚才太过于兴奋了,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此时蹲下身去认真打量,这才发现那几道豁口。顿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十分生气的看着顾雅。“大娘!你怎么能骗我们?”

顾雅面不改色,一副你们凡人怎么会懂的表情。“我记得爷爷说过,这个瓶子就是故意做成这个样子的。你们仔细看看,那些豁口是不是每一个都不一样?”

贺星辰看了,然后还是十分生气。“不一样又怎样?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个残次品的事实!”

顾雅失望的摇了摇头。“这个瓶子是配了一首词的,只是家道中落,那首词不见了,但我还记得。两位公子且听我讲词说出来后再生气也不迟。”

叶怀思来了兴趣。“哦?说来听听。”

“曾沐窑烟带釉光,轻敲犹有旧宫商。​纹随裂处藏清韵,釉向残边敛素妆。​承冷露,映斜阳,半生残缺半生长。​何须求尽团圆相,留缺方知味更长。”

顾雅的声音不大,但十分的清脆。说话的时候还带着南方的一些呢喃的味道。让人听上去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烟雨中。

“何须求尽团圆相,留缺方知味更长。”

叶怀思反复咏唱着这两句。

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好词,真是好词!配上这瓶子确实有不一样的意境!”

贺星辰更是接过掌柜手中的笔墨将这首词抄写下来反复研读。

“确实是好词!”

见两人的表情,顾雅就知道这件事是稳了。

还好还好,还好老登喜欢附庸风雅。没事就喜欢在家里读一些酸诗,听得多了自然就记下来几句,正好可以用来应付。

“两位公子可还满意?若是不满意我便将瓶子拿走重新找买家了!”

贺星辰连忙说道:“要,这瓶子我们要了。这是两百两银票贺契书,拿好拿好!”

生怕顾雅反悔,贺星辰连忙将银票拿出来。

顾雅看了看叶怀思。

叶怀思也点了点头。

顾雅这才仔细查看一番后发现没有任何问题,便将契书收好。起身收下了那两百两银票。“多谢两位公子了,愿两位公子日后前途似锦!”

“对了,这瓶子易碎,可以用棉花缠绕后放入箱中运输。”

说完他就跟着掌柜的离开了房间。

看着那不卑不亢的老妇人离开,贺星辰十分感兴趣的对这一旁的叶怀思说道。“这大娘还挺有意思的。”

叶怀思目光都没有离开那个瓶子。“嗯!”

贺星辰也蹲下来跟着一起打量,“这个瓶子应该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和故事!”

贺星辰深表赞同。“走吧,我想爷爷一定会喜欢这份礼物的!”

“等回到了州府,我在按照那大娘的意思,在里面养上一些鱼和种上一些水草,到时候在爷爷的寿辰上送上去,还不得惊艳死那一群小王八蛋!”

而顾雅跟着掌柜的下了楼后。掌柜的便从柜台中拿出一箱子碎银和一把小秤。

当着顾雅的面给她称了两百两银子出来。“大嫂,你看看这称可否准确,我并没有占你的便宜。”

顾雅并不认识这样的称,但还是装模做样的看了一眼。“瞧掌柜说的,我信得过掌柜的人品。”

掌柜的笑了笑,将碎银倒在柜台上,还贴心的给了她好几个钱袋子。

顾雅接过钱袋子,从那一堆碎银中扒拉出来两块最大的碎银出来。“今天多谢掌柜了,若不是没有掌柜牵线搭桥,我还不知道如何换取银子呢。这点辛苦费还望掌柜的收下。”

掌柜帮忙引荐也并不是为了挣这点中介费,而是瞧着顾雅确实十分可怜,想着能帮一些就帮一些。

但不求回报是一回事,别人愿意回报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着桌上的那两块碎银,掌柜的心中十分妥帖。“大嫂,你快些把银子收回去吧,如今日子艰难,你这两百两看上去虽然多,但是也买不了多少东西,你好好的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吧。”

“多谢掌柜的,我这边会仔细盘算的,但该感谢的都还是需要感谢,掌柜的就收下吧!”顾雅并没有欠别人人情的习惯。

“不用啦,不用啦,我也不缺这点钱,你钱拿回去吧。”

二人推拒了一番,见掌柜的确实是不愿意收,顾雅便说道:“那掌柜的便卖我几本书吧,就一些启蒙书籍即可。”

如何快速的了解一个时代,当然是通过看书了。

通过这两天接触过的这些契书,顾雅发现这个朝代的文字跟他上辈子的国家所使用的繁体字很像,虽然有些字有些出入,但是连蒙带猜的也能认出大半。

掌柜的没有多想,以为顾雅家中有人读书,便转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抽了三本启蒙书籍,递给顾雅。“大嫂收好,这三本都是启蒙必读的书本。”

顾雅又将那两块碎银往前推了推。

这次掌柜的并没有拒绝。

顾雅松了一口气。钱货两清真好。

走出了七宝斋,顾雅站在街道上面左右看了看。

逃荒路上需要什么?

排在首位的当然是粮食,所以她第一站去了不远处的粮店,然后看着那粮食上的标价,陷入了沉思。

二十文一斤糙米,三十文一斤白面。这个价格不正经吧?

这……

顾雅回忆了原生的记忆然后进行着对比。这个时代的一文钱,相当于她那个时代的一块钱。然后一百文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那么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只能买五十斤糙米!

像她这样的普通农户,一家人除去吃喝拉撒,交完税后一年能挣个二三两银子就算是厉害的了。

更多的人家是辛辛苦苦劳动一年,到年末不但一分钱没有,可能还要欠上一些钱。

然后这些老百姓平日里进县城做工,一天到晚也只能挣个十文钱。

所以一斤糙米就卖二十块,需要一个青壮在县城工作二日才能买得了一斤?

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只能买百来斤的粮食?

百来斤的粮食够吃多久呀?

离谱,太离谱了!

怪不得一发生天灾就会死那么多人,这么贵的粮食,谁买得起呀?那可不就只得饿死吗?

看着她站在这里,同样过来买粮食的大娘说道:“大妹子,不要犹豫了,趁着现在便宜多买一些吧。”

顾雅惊呆了。“就这还便宜?我记得去年精米也才十五文一斤。”

大娘无奈的笑了笑,指着店铺里的掌柜小声说道:“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个什么年景。我听说明日还得涨价呢。”

“粮食可就是命,再贵不也得买?”

说完一边叹气一边走进粮食铺子。

是呀,再贵你不也得买吗?

虽然顾雅它有一个超市,但目前她还没有弄清楚超市的余额是如何获得的,那么她每日的收入就是救济粮。

而那救济粮好像是随机的,就比如她今天获得了一包盐和两串鞭炮。

她也不知道这两串鞭炮是如何混迹进救济粮中的,难道是超市觉得她要开始逃荒了,给他放两块鞭炮庆祝庆祝?

离谱!

顾雅收起心中胡乱的心思,掏出了二两银子走进粮店,“老板给我来一两银子的糙米,一两银子的白面。”

点击获取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