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金庸老师曾写道,“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作为一位饱经风霜的文学泰斗,金庸老师对情一字,见解独到。
他笔下的令狐冲,郭靖,黄蓉,杨过等人,都是武林中响当当的高人,而他们的情路,也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
为了解救黎明百姓,为了天下苍生,他们奋起反抗,即使失败,也死而无憾。英雄莫问出处,死后被万人敬仰,这便是真情所在。
回到现实,多少的家庭破碎失散,多少的少年因爱成恨,多少所谓的兄弟,不顾安危自顾离去......
他们当初的携手共进,痛下决心,都因为现实而被迫终结。
难道人世间,真的没有纯粹的爱,没有真正的情吗?
答案肯定不是!
一个有觉悟,有思想,有抱负的人,一定是个满怀深情的人,对待亲人,他们细心照料,对待友情,他们互帮互助,对待爱情,他们山盟海誓,不畏谣言。。。
如果所有的人,都明白做人的道理,所有的人,都融入大自然,都能感受到万千生灵,就会明白情的真正意义。
情不是冲动,更不是调味品,而是一种至高的觉悟,一种通天地的气魄。
在生离死别的时候,难道我们还想着会被人诟病,被人当作茶余饭后的聊资吗?如果我们对人对事,都是有理有据,都把心和善放在第一位,我们还会惧怕身后的豺狼虎豹吗?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相互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会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他们会思考,会找原因,当他们不再郁郁寡欢,形单影只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明白了情的真谛。
情,在西方文人的笔下,是罗曼蒂克,是高尚的如同白云,有如晴天。用文字去表达情和爱,是有一定难度和不全面的,但当我们结合全世界的人,全世界人的观念,我们会渐渐明白,渐渐定下决心。
爱情是神圣的,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击穿的。
当我们来到青春期,我们已经懂得了情,我们会在还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追求爱情吗?肯定不会!爱情是缘分,是在亿万万人口里,和自己同步前进的知音人,我们会偶遇,会彼此接触,会眼神交流,但是并不会认定这就是自己的爱。
直到我们兜兜转转以后,回到一个温暖的地方,我们仍彼此相遇,仍能一眼就认出对方,这个时候,我觉得就是爱情开始的序号。
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这些都是人世间最珍贵,最值得留恋的无法比拟的财富。
一个人可以很有学识,可以很有能力,可以很有赚钱的头脑和对事态的独到眼光,但是一但脱离了情,他身上的一切,就好比过眼云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四处逃窜,因为他的心里装不下情,只装的下利和势。
情为何物,是人与人之间的至高礼仪,是万千生灵存活至今的最有力的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