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成长二

上了初三,压力陡增,黄静语现在很少回家,两个月左右回家一次,寒暑假回家,每次回家也都是待在家里看书。升学压力很大,稍不注意,就落到班里很后面的名次了。每次考试,老师都会在排名上划一条线,线上的可以上一中的高中,线下的要么出钱自费,要么就去乡下的高中吧。

静语的成绩挂在分数线的危险边缘,所以压力很大。如果没希望就可以放弃,名次在前面也可以放心,偏偏她的成绩有时候在线上,有时候在线下,所以她一刻不敢放松,就怕不小心就掉到线下了。和她同病相怜的还有她的同桌,唐小贝,两个人同桌三年,成绩总在录取分数线上下徘徊。

王向群现在已经在一中高二了,压力更大,暑假放假不到一个月,寒假就十几天,瘦的跟一根杆似的,不过王向群和黄静语依然是桃林镇学习的楷模。因为是楷模,静语的压力更大,就怕没考上一中的高中让父母失望。

中考结束,静语在煎熬中等来了录取线,幸运的是挂上了一中分数线的末端,比初考好一些是,这次比录取分数线高了两分。唐小贝和她一样,挂上了录取线尾巴。可惜,上了高中,她们就没在一个班了。静语高一时,王向群高三,平时都不回家了,每次静语回家,王妈妈都要托她带一些吃的或者衣服给王向群。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向群高考考上了首都的一所大学,虽然不是清北,但也是双一流的名校,桃林镇的人都羡慕不已,在桃林镇能上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王向群可以说是真正的学子楷模了。

而此时,黄静语已经要上高二了,黄妈很希望王向群在这个暑假继续充当王静语的家庭教师,但是,王向群学的是理科,而静语,摒弃了她头疼的物理冲向了文科。

王向群把他的学习资料都留给了黄静语,让她有用的就拿来作参考。而王向平,则在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一所中专,王爸爸打算让他毕业了就回镇上的邮电局上班。

高二高三的日子静语都崩的紧紧的,她的成绩哎,总是处于中间水平,名牌重点没戏,一般本科之上。幸运的是文理分班,她的难友唐小贝和她又是同班,虽然不是同桌,不过住在一个寝室,两个人每天同进同出,惺惺相惜。

寒假回家除了过年几天放松下,其他时间都在自己房间看书。每次看书间隙抬头都可以看到对面的张家的院子,这时候的张家也修建了砖瓦房,院子里铺了水泥地。张晓海自从静语初三那年回来后就没见到了,张晓军倒是每年过年都会回来。

这两年回来都是开着小车回来的,梅林镇的人都轰动了,在梅林镇,还没有人有私家小车的。不过,张晓军的黑社会气质依然不变,每次回来都是黑色西装一套,配上他有点凶狠的模样,足足一个黑社会打手,让人退避三舍,镇上的人还是习惯的和他家保持一定的距离。

高考完以后,静语回到家准备好好休息下了,可是对面传来挖土基建吵闹声让家里不得安宁。

张家把以前隔壁厂房的地都买了过来,整个张家占地十几亩,临着的小溪被牵进张家院子,挖了一个湖,养鱼种花。

原来的砖瓦房盖成没几年,就推倒重建了了,换了三层的砖房小洋楼,小洋房比镇上任何一家房子看着都漂亮,和电视上的别墅一般。原来厂房的地被全部推平,种上了花草树木,还修建了亭子,弄了一些运动器材。

桃南路对面的王家和黄家这几年也换上了砖瓦房,三层小洋房,现在在镇上都盖这种小洋房,看着都很不错,前提是不要和对面的张家比。张家一家占地比两家加起来还大几倍,整个院子规划的像公园,张家还特地把属于原来厂房那一块地划出来一大片作为开放绿地,供附近的邻居带小孩休闲娱乐。

黄家和王家在张家搬家大宴宾客时都选择了紧闭大门,视而不见。

黄静语不是很有把握报考外省的大学,报考了省里排名前三的大学。而唐小贝,因为某些原因,选择了出国留学,在暑假红着眼睛和静语道别了。

随着这些年大学生的增多,大家对黄静语考上大学都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反而张家的热情铺天盖地而来,据说张晓军在外面开了一个建筑公司,这几年做的很好。

镇上再没有人说张家是那个二流子了,对张家的改变有着羡慕与嫉妒,黑社会气质的张晓军好像也没那么多流言了,不过大家依然觉得他的钱来路不正,毕竟这么短时间赚那么多钱,能想到的都是不正当途径了。

点击获取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