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苑,文人宴,也称琼花宴。
参加宴会的人,除了乡试榜上的举子,还有不少文人雅士,以及地方绅士、员外老爷。
每届乡试后,知府都会组织一次庆贺宴会,让一些寒门学子能得到绅士老爷的青睐,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当地的选婿风俗。
宋旻屿为此次乡试的解元,当之无愧是全场最受瞩目的一位。古往今来便有榜下捉婿一说,众人趁着宴席未开,互相寻着目标,力荐己家。
“宋解元,老夫早有耳闻,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啊。”
旁边有人介绍:“这是城中富商曹员外,也是举人出身。”
府城富商曹孟德,一身珠光宝气,端着微微发福的身体,朝宋旻屿拱起双手。
“是啊,宋解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国之栋梁。”其他员外老爷也随着附和,争相见礼,抢人。
“哪里,哪里,承蒙抬爱,宋某愧不敢当。”宋旻屿何时见过这等场面,谦虚的弓着身子回礼,就不敢直起来,生怕被拉走,心中只想着如何脱身。
正想着,从花径旁走出来一个衙役,他朝众人作礼:“打扰各位老爷雅兴。”又望着宋旻屿,“宋解元,大人有请。”
这真是及时雨,宋旻屿连忙应下:“烦请官爷带路。”
他复又转身,朝着身后的人,作礼辞别,“宋某失陪,先行一步。”
琼花苑,是府城最具盛名的园林,楼台亭阁,雕梁画柱,园中翠竹林立,枝条交疏。
正值丹桂飘香的时节,各色金菊争相怒放,各自展现着绝代风华,三五朵一簇,沉甸甸地挂在枝头,迎着秋风万里,笑得花枝乱颤。
宋旻屿随着衙役,穿过曲折回廊,来到琼花苑的正厅。
座上,知府大人顾剑来正和通判元栩在对弈,似乎棋逢对手,难解难分。
看见宋旻屿进来,顾剑来停下执子的手,乐呵呵的笑道:“瞧,咱解元到了。”
“见过两位大人,不知大人唤小人前来,有何吩咐。”宋旻屿站在厅中央,如松植入云天,不见丝毫胆怯。
“宋解元不必如此拘谨。”
顾剑来挥挥手:“来,给解元看座,上茶。”
等宋旻屿坐定后,他又说:“解元不必紧张,本官应虚长你几岁,唤你一声旻屿不为过吧,哈哈哈……”
“不为过,不为过,大人已是折煞小人。”宋旻屿起身,见礼。
“欸,坐下说话,你们这些文人雅士就爱折腾繁文缛节。”
他喝口茶后,开始进入正题:“今天唤你来,是想请你来府衙帮忙。”
“你也知道,咱们这边陲小境,人手甚为短缺,元栩一直身兼数职,真是分身乏术。”
“你看,头发都熬白了数根。”
“而且,半个月后,京中会派人下府巡察,若旻屿不着急进京赴考,可在府衙内随着元栩一起行走,协理些紧要公务。”
他说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让宋旻屿提前进入仕途,虽未其名,但先其行。
顾剑来说完,端着茶杯,杯盖有意无意的碰着杯壁,笑眯眯的看着宋旻屿。
“当然。”顾剑来接着又说:“不日后,王指挥使也会设宴,为诸位学子庆贺。”
“旻屿不必急于回复,可斟酌再三而后定。”
对于一个刚中举的寒门学子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宋旻屿并没有被这好消息冲昏头脑,欣喜若狂。
他深知,一入官场深似海,稍有不慎满门斩。现在的情况,等同于让自己站队,可两袖清风,亦可择良木而栖。
指挥使王家的作风,他略有耳闻,山高皇帝远,欺压百姓已是常态。可眼前这位笑面虎,虽未闻其恶行,但能在如此强势的王家手里争权夺势,想来也并非善茬,这让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宋旻屿假意受宠若惊,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故意将茶水溢出来弄湿了衣襟。
他连忙站起身:“小人失敬,望祈恕罪。”
“哈哈哈……”笑面虎朗声大笑,脸上没有丝毫变化,“旻屿勿需惊慌,本官也只是闲聊,若旻屿无意,反正辛苦的是元栩。”
他望向旁边的人:“元栩,你说是也不是?”
全程未说话的元栩,摩挲着手中棋子,点点头:“大人说的是,谁让小的天生劳碌命。”
他又温和的望着宋旻屿:“我看解元衣襟已湿,恐染了风寒。”
“来人,带解元下去,速速更衣。”
待宋旻屿离去,元栩将手中的白子落下:“大人,又何必执意于他。”
“您这样,不异于得罪王家。”
顾剑来执起黑子,紧随其后:“我们得罪王家的还少吗,怎么,元栩这是怕了?”
“大人,说笑了,您都不怕,我有何可惧,反正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你啊……你……”顾剑来扬起手中的黑子,却久久未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这个宋旻屿,太像当年的你。”
元栩准备拿棋子的手一顿,思绪不由得飘远。是啊,他真的太像当年的自己。
当年,若是自己没有遇到顾剑来,那又是怎样一番情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少人的抱负,也是多少人的遗憾。
幸好,他遇到了顾剑来,利于心,利于民,利于河山社稷。
他又执起白子,半开着玩笑:“大人曾说,手执长剑,带着我披荆斩棘,直入圣听。”
“您看,小人何时可圆梦。”
啪!白子落下,死死围堵着黑子,满盘黑子寸步难行。
顾剑来思索片刻,衣袖拂过棋盘,已成死局的棋,沾衣带袖,顿时凌乱不已,难分胜负。
“瞧,这机会不就来了吗。”
“这再稳的棋盘,也经不起一丝晃动,何况这局势本就变幻莫测。”他起身,望着远处,秋风卷着树叶飘然而落。
“元栩且看吧,这安稳盛世,风云变幻只在朝夕。”
元栩跟着起身,站在他身后。
“这天,确实要变了,大人记得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