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连张口询问武才人在哪都不必,只在寺内前前后后走了一遍,就在众尼姑中一眼认出了武则天。
原因无他,貌美而已。
史书上记载,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如今,真实的娇艳面庞出现在面前,金玉才知道人如其名是什么意思。“武媚”这个封号,真不是盖的。
眼前人一身青色圆领方襟长袍,腰宽袖阔下,素净的面容不施粉黛,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貌。
美,太美了,美到令人过目难忘。
金玉此刻有些理解,为什么李治迎武则天回宫后,她能干掉王皇后、萧淑妃,光速上位。不说政治手腕和宫斗技巧上,武则天甩王皇后和萧淑妃N个段位,就光看脸,也赢麻了。
难怪年下男李治在武则天离宫一年后,仍对这位父皇的妃子念念不忘。男人嘛,始终是视觉动物。
武则天正在井边汲水,金玉在她身后试探地叫了一声:“武……才人?”
武则天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水桶,四周张望半天,才确定金玉是在喊她。
她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阿弥陀佛,施主认识贫尼?”
金玉差点忘了,虽然她知道眼前人是大名鼎鼎的女权先锋武则天,可武则天眼里,她就是一个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蹦出来的NOBODY。
金玉已经熟练掌握随时随地编出自己的故事的技巧了:“在洛阳宫时,我与才人有一面之缘,才人只怕忘记了。”
洛阳宫里那么多人,武则天怎么可能一个一个都记住。
果然,武则天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任何印象的意思,但为了不失礼,还是点点头,客气地道:“原来是故人。”
金玉见她手掌心两道通红的勒痕,心下一阵异样。
面前的武则天,尚没有展露出二圣临朝,专作威福的霸气侧漏气质。那样重的一桶水,从深井下一桶桶汲上来,再爬过高高的台阶,一桶一桶提上去,对一个出身士族官僚家庭,从小生活优渥的女子来说,是相当吃力的。
这时的宫廷制度便是如此。皇帝驾崩,没有子女的妃嫔必须入皇家寺庙,落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常伴一生。
从一个女子的角度来看,这时的武则天也是一个可怜人。
她14岁入宫,给唐太宗当了12年才人,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如今不过才26岁,就因为帝王一道圣旨,永远被圈禁在这一方没有盼头的小小天地。
要不是后来重遇李治,旧情复燃,还不知道历史会如何发展呢?可能会一辈子留在这里,做一个孤苦无依,无儿无女的老尼姑吧?
金玉替武则天将水担进寺里,不一会儿,已是汗流浃背。
两人在树荫下乘凉。
武则天一边用袍袖擦着汗一边不好意思地道:“施主是进寺上香的,无端端替贫尼担了这么多趟水,真是有劳了。”
金玉无所谓地摆摆手,思忖着如何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到李治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