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一些篇幅讲巫蛊之祸,是因为它作为西汉的一个政治事件,直接导致了皇权新的走向,推动了汉昭帝上台。
刘据死后,太子之位空悬。
武帝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剩下的几个儿子中,他独独偏爱幼子弗陵。
经过慎重的考虑,他决定传位于刘弗陵。
但是这时刘弗陵的母亲才不到十八岁。
本朝有吕后的先例在前。汉武帝在替儿子的皇位着想时,不得不考虑到“子幼母壮”、外戚专权的隐患。
怎么办呢?钩弋夫人是娇美可人的,也是武帝晚年最宠爱的女人,武帝舍不得赐死她。
但是皇权大于天,为了自己汉家皇位,有些事情武帝不得不做。
前朝里武帝与权臣们在商量继承人的事情,后宫里钩弋夫人听到了点影儿。
钩弋夫人听说自己的儿子可能被选上,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是,马上问题来了,自己将成为最年轻的太后,自己能当好这个辅政的太后吗?
何况,本朝里出现过最骄横跋扈的吕后,她干的那些事情令人发指。
睿智的汉武帝能容得下自己吗?
钩弋夫人慌了。她想离宫而去。但是,她是大汉天子的生母,普天之大,她能去到哪里呢?
她向汉武帝提出省亲。她想躲回娘家去。
河间她的世族还在,她的堂哥赵月明还在当地做官。
汉武帝允诺了她省亲。既然自己已经替儿子做出了决定,就最后满足一下做母亲的心愿吧。
赵家盛情迎接了自己出嫁的姑娘,当年的情形似乎还在眼前,奇特的姑娘赵月西为赵家赢得了富贵。
如今,带着儿子荣耀归来。
武帝自己没有来,却带来了很多侍卫保护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在自己以前的居所住了一个月后,她的一个侍卫亲信得到了她将要被武帝赐死的小道消息。
钩弋夫人考虑了一天一夜。
她觉得,以武帝的雄才大略,她一个女人很容易就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她觉得这消息是真的。
但是,武帝一直对她好,这是真好。
她于是给武帝写了一封信。
她文采洋溢,先是把她的丈夫夸耀了一通,然后写道,若自己的儿子为帝,自己将不闻朝政,不会做历史上声名狼藉的恶太后。
希望武帝能让她自己在河间的一家尼姑庵出家,青灯古佛,相伴终生。
钩弋夫人不想被赐死。
她想,只要先保住命,保住命就会有未来。
她的这封信派亲信交到了汉武帝手里。
可是,她的信起了反作用,她让武帝觉得可怕。
这个女人谋略如此之深,心机如此之重,她能安心在佛家圣地吗?恐怕自己死了不到一年,她就会让人挑起事端,重新回宫的。
她的存在,对于刘弗陵的亲政,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汉武帝在一瞬间下定了决心。
公元前85年,暮春时节,天气和美。
钩弋夫人在河间自己当姑娘时的居所里,被汉武帝派来的两名持刀侍卫用白绫赐死。
历史上这个神奇的赵婕妤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她留下的骨血成为大汉天子,但是成因子嗣,败也因子嗣。
如果她没有生儿子,汉武帝是会留下她一命的。
正是因为她生了预备做太子的儿子,导致了她的悲剧人生。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也是一个聪慧的女人,若汉武帝留下她,她会在历史上成为一个新的吕后吗?也许不会。也许会。
历史没有假设。
睿智而冷血的汉武帝不会让自己儿子的江山受到这样的威胁。
她在豆蔻年华就遇到命定的夫君,这是她的命。
然后,出人意料地为汉武帝诞生小儿子刘弗陵,在钩弋宫里享尽荣华富贵,短短三年,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这个女人,她有她的命格,也有她的尊严。最后来赐死的侍卫到了,她打扮得无可挑剔,用她的最后行为诠释一个大汉宠妃应有的气节。
据说当白绫被送到汉武帝手里时,武帝嚎啕大哭。
愿她安息。
凤儿听完了钩弋夫人的故事,蓦然感到一阵悲凉。她的小心灵觉得,做皇帝的女人不是一件易事。
自己就如此不幸地做了皇帝的女人。
她的陵哥哥看向她:“听完朕母亲的遭遇,你后悔进宫了?”
他的眸子很深沉,不辨喜忧。
凤儿没有多想,勇敢地迎上刘弗陵的目光,“做一个平常的女人可能更幸福。但是,我已经爱上了你,我愿意为你付出我的一切。”
这还是一个小女孩说的话吗?
刘弗陵莫名地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