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成尴尬万分,怒喝道“你别在这胡说”,说着一巴掌朝那女子扇过去。
李重继一把抓住李从成的手,手上一用力道,李从成就跪倒在地上。
“卫燕儿是我的儿媳,你想干什么?造反吗”
李从成眼睛里喷出一股怒火,怒目瞪着燕儿,燕儿心里一慌,连忙求情道,“爹,你放了从成吧,他知道错了”
老薛也忙劝道,“村长,当着客人的面,还是先放了从成吧”
李重继这才放开李从成,李从成捂着受伤的手转身就走,卫燕儿马上追了过去。
玉莹暗自心惊,心里暗道,“这李重继的内力果然不弱,一把就制住了李从成”
一时气氛尴尬,外面吵吵嚷嚷,人声鼎沸,原来是村民们来换东西了。
村里几乎不流通银子,从来都是以物易物,这时村民有挑着鸡蛋的,有担着红薯的,麻绳农具不一而足。
都想来换一点外面的稀罕玩意。
李重继和老薛忙活起来,一个登记一个兑换,贸易有序进行。
青林和玉莹不知道这里的“汇率”,因而插不上手,于是观察起屋子的陈设。
这屋子铺着松柏木的地板,屋内正厅挂一副画像,画像下放着个小香炉,此时正冒着青烟。
玉莹好奇,她定睛一看,才见那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
旁边桌子上放着一座刀架,刀架上有两柄三尺长的环首刀。
细看之下,发现这刀鞘是檀香木制成,襄着金银花边,竟是龙凤呈祥纹路,华贵而沉厚。
青林看得眼馋,轻轻拔出半边刀来看,“锃”一声,寒光夺目摄人心魄,青林忙将刀和上。
“咱们出去转转吧,老这么坐着干什么”玉莹扯扯青林,提议道。
于是两人跟老薛说了一声,老薛忙地也顾不上回应,二人一笑,迈步出屋。
两人走在村里,但见四周都是高山,峰高入云,有一种被围困万千重的感觉。
但你若不抬头去看那些山,视野还算开阔的。至少谷底比祁县城要大。
“师姐,你说这么个地方,他们的祖先是怎么找到的,这也太隐秘啦”青林眺望着来时的峭壁感叹道。
玉莹摇摇头,“等晚上回去问问老薛不就知道了”
说着伸了个懒腰,“这里可真是天管不着,地管不着,皇帝管不着的地方啊”
两人说着,忽然听到前面一个小院发出打铁的“叮当叮当”声。
二人十分好奇,快步上前去看,发现是个打铁的小作坊。
作坊的大门敞开着,青林和玉莹进了院子,立刻引来工匠们的注意。
“奥,我们是李从成的朋友,只是随便看看,你们忙”青林连忙打招呼道。
院子里有六个披着单衣的工匠,一老年一中年四青年。
工匠们看了两人几眼,又开始“叮当叮当”干起活来。
那个老汉应该是这群人的师父,他端两个碗过来,给二人倒了碗水。
“两位莫怪,我们村一年也来不了几个外人,因此看见你们的模样打扮,都很好奇”老者笑着说道。
青林连忙接过木碗,“谢谢老伯,那你们是不是不知道现在是哪个朝代”
青林记得师父讲过“桃花源记”那里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
老汉笑道,“不至于不至于,老汉我年轻的时候还出过几次村呢,呶,他们都出去过”说着指了指身后打铁的青年。
“不过外面挪挪腿就要银子,咱村里只有一块铁,又不产银子,这不又都回来了”
玉莹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看来书里写的不一定都对”
这时后面一个打铁的年轻人朗声道,“不瞒二位贵客,我卫小柱还去过晋阳呢”
“不过受不了外面的窝囊气又回来啦,还是自己的家好!”那青年说着轮起大锤,又开始做活。
卫小柱身后的几个年轻人起哄道,“小柱也是在打都市见过世面的秀才”
“对呀,卫秀才抽空带我们几个再出去逛逛吧,外面的姑娘比咱村的好看...”
“好好干活,多什么嘴”那老汉怒喝一声打断话头,几个年轻人便闭上嘴,专心打铁。
玉莹笑了笑,“老伯,你们是在打刀吗”
老汉还没来得及回答,打铁的一个青年就抢答道,“对,打的是环首刀”
果然是美人一出场,万事都好办,那老汉脸色一凛,捡了根竹棍就要教训那个多嘴的小子。
青林连忙起身拦住他,老汉才气呼呼道,“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见到姑娘就显摆自己能耐啊”
说的几个青年脸上一红,玉莹也跟着脸红起来。
看来长得太漂亮,有的时候确实也不太方便啊。
那老汉连忙转过脸来给青林玉莹道歉,“小老汉不会说话,二位贵客抱歉...”
“我们打的呀是环首刀,这种刀祖上传下来过几把,不过原本没人打。”
“大概是两百多年前,我们这个村发生了地震,从天上掉下来一块陨铁,有了铁以后,我们就开始学着制作铁器...”
两百六十多年前,闯王李自成攻入京都,明末帝自缢殉国。
这一天荧惑星冲击帝星,帝星动荡终致陨落,一片星辰从天而降。
这块陨石划过天际,燃起熊熊烈火,在天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虹,最终重重砸在井谷村...
村里燃起熊熊烈火,老村长带领村民费尽千难万险,终于扑灭了山火。
待众人找到这个罪魁祸首时,竟发现陨石是一块巨铁。
有了铁就可以打制农具刀具,因此这两百年来贩卖铁器,村子反而比之前富了许多。
老汉讲到这里,青林有些疑惑,“老伯,这块铁有多大呀,怎么你们用了两百多年,还没用完啊”
玉莹也有这样的疑问,瞪着大眼睛点点头。
老汉笑笑,抬手指了指村北面林子,“让从成带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现在锁起来了,钥匙在村长家”
“以前有多大不知道,反正现在也就不到一千斤吧”老汉说着,脸上现出几分忧虑,估计是担心村子的未来吧。
青林和玉莹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然后道谢而去。
两人顺着主街漫步,静谧祥和节奏缓慢,颇有几分小国寡民的安逸懒散。
村里人时不时向二人投来好奇的目光,原来他们的服饰与之大不相同。
尤其是青林,还剃了半边头,更引来一些大婶的指指点点。
青林颇难为情地跟村民打招呼,玉莹看得好笑,拉起他道,“咱们去个人少的地方逛逛”
说完两人纵身而起,几起几落已然没了人影,惊得大婶们瞠目结舌...
却说王先生追着妻子一路南下,任她怎么躲避都逃脱不了。
“琳儿,你为什么要不告而别”王先生拉住裴琳儿道。
裴琳儿面露难色,“伯钧,我修行了十年,已经看破了人间的红尘往事,你就放我上山修行去吧”
王先生面露难色,“我也算修道之人,理解你的苦衷,咱们女儿都这么大了”
“你先在家做个居士,等女儿们都嫁了人,我陪你一起上山”王先生柔声道。
父母在柔情蜜意,玉离不好意思做电灯泡,但是她听得此语不满,仰脸犟嘴,“我才不要嫁人呢,我要建个大大的玉离宫”
王先生看了眼玉离,转身对裴琳儿道,“离儿还小,她整天跟你学做道士,将来都不愿成家啦”
“这怎么对得起她!”王先生深为痛心。
一想到玉离要走这条路,裴琳儿有些犹豫,“玉离,跟你爹回去,娘不准你出家”
“我不回去,我要上山,才不要嫁人呢”玉离犟道。
裴琳儿怒了,“你一个小姑娘懂得什么叫出家,你有家吗就出家”
“娘出家都是结完婚生过孩子才出得家,你没成家,不能出家!”裴琳儿强词夺理。
玉莹一时糊涂了,“啊!是这样吗?”
王先生点点头,满脸真诚地说,“爹当年出了一半,又去跟你娘成亲了”
玉离犹豫了一下,继而仰起脸来,“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跟青林成亲,生完孩子我再上山!”
“不可以!”裴琳儿和王先生齐声怒喝。
玉离看着父母坚决不同意的态度,气道,“你们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王先生一时无语,正在此时,一个道姑骑着毛驴从后面赶来,“你们这对糊涂父母呀,真是教坏孩子啦”
道姑看似五十岁许,身着青色道袍,手持一柄铜如意,皮肤白皙颇是犹存的风韵,不过那一对剑眉不怒自威,让人不敢亵渎。
裴琳儿一见来人,连忙下拜道,“师叔安好!”
道姑摆摆手,示意裴琳儿起来,“你是碧琳吧,我那老不死的师兄死了没”
裴琳儿一听此语,面露难色道,“回师叔的话,师父他老人家寿比南山...”
“我就知道他死不了,记得上次见你的时候是五年前,怎么五年就生了一个这么大的闺女?”道姑打趣道。
裴琳儿忙道,“这是小女玉离,是我出家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