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干什么?壮大你杨家的声势吗?“不要那个不要那个,那个咚咚锵呀,震得我心悸,心悸...”程百万连忙摸着心口,装得万分诚恳道。
“我喜欢安静,那个优雅...诗情...画意的...”程百万比划着搜索词库。
杨三爷有些失望,“那就...那就让铜锣队歇着吧,咱们晚上安心听戏”,这绛州铜锣天下闻名,他此番差人不远数百里接来,花了大价钱不说,就这么一句话给否了……
两个老狐狸又聊了会“聊斋”,才依依“惜别”,待程百万一行人进了房间,戴教头愤愤然道“老爷,这姓程的真不识抬举,给脸...”
杨三爷马上扬手止住他的话,“哎,别这么说,他若不是上头有人,我才懒得搭理...”
“对了,段管家现在怎样?”杨三爷关切地道,可不能在第一局就折了军师。
支呀一声,厢房的门开了,“老爷,小的没事”段管家从厢房走出来,神采奕奕的,全然没有烂醉之意。
“你,这刚才是...”杨三爷眨巴眨巴眼睛,没将那“演戏”二字说出口。
段管家拱手一笑,“骗不过老爷的慧眼”。“好好,做的好”二人相视一笑,迈步出了门庭。
“老爷,晚上的戏单怎么安排”,段管家意味深长地询问道。
杨三爷顺顺胸前的郁气,“说起这个我就来气”又顿了顿道“先让铜锣队撤下来吧,银子照给”
“还有,今个晚上不备戏单,谁也不准点戏,戏要怎么闹腾怎么来,你看着拟个单子照着演”杨老爷愤愤道,定然要扳回一局。
庄里来了贵客,众家丁忙地四脚朝天,唯独青林十分清闲,他是个青衣书童,想帮着干点什么,都一一被佣人们拦下。
“大叔,我帮你们挑水吧,我力气大”青林拦住个挑水的灰衣老头。
那老头一看青林的衣色,“您饶了我吧,这不是您这样身份干的活”老头挑起担子匆匆走了。
还是去找闰土吧,青林四下寻了寻,不知道闰土又在哪个院子里搬煤炭呢。
贵和堂那边有三个孩子爬着墙正往墙外张望,他们分别踩了三张高脚的圆凳。
青林没有惊扰他们,他轻轻走了过来,站在孩子们身后倾听。
“嘉文,你敢不敢去问问,到底是什么人来了咱家”一个瘦瘦的小孩说道。
“你爹不让啊,你爹最疼你,你去最合适”胖乎乎的小男孩反驳道。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怂包别吵了,我去我去,我刚刚还看到有戏班子锣鼓队呢”,快嘴的小丫头拍着墙兴奋道。
原来是他们三个,“你们要去哪呀”,青林好奇地问了一句,谁知这声来得太突兀,竟吓三人一跳。
小姑娘“妈呀”,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青林连忙扶好她。
三个孩子从凳子上跳下来,埋怨道“青林你要吓死我们”
“对呀,河神你走路怎么没有声音”书豪嚷嚷道。
“俺就是怕吓到你们才慢慢走过来的,你们在看什么”青林也好奇道。
嘉文举手抢答,“有戏班子,有锣鼓队,还有抹胭脂的大姐姐,走起来一扭一...”嘉文背课文似的答道,说完又学着扭了扭。
小丫头听得不耐烦,“嘉文你真烦”,“青林你带我们去看大戏吧”小丫头提出自己的想法。
“对呀河神,你带我们飞过墙,就像那天在河里带着我飞那样”,书豪说着蹦了一下,他似乎要起飞。
青林此时还不愿让人知道自己跳得很高,“俺...俺不会飞,只是力气大点”青林吞吞吐吐地否认了。
“闰土说你也带他飞出的河,不然他也被大鱼吃了,闰土那么老实,不会说谎的”书豪一点也相信青林的话,反驳道。
小丫头审视着青林,“对,闰土是个老实人,他不会说谎,是你说谎,你就会飞”小丫头指着青林义正言辞道。
青林还没发话,嘉文却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书豪和引娣,“你们两个疯了,人怎么能飞呢”
“他就会飞”,书豪和引娣异口同声地朝嘉文吼道,嘉文一缩头,“我不跟你们两个傻子玩了,我妈不让我跟疯子玩...”嘉文说完腾腾腾地跑了。
“俺真的不会飞...”青林话还没说完,“少骗人,你看这个”小丫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片铜钱大小的银色鳞片,在青林眼前晃了晃。
“你不会飞,书豪早就被这大鱼精吃了”,原来青林曾给了她一枚鱼鳞,没想到还在。
“俺...跳得高”青林无奈只能承认道,“有多高,快跳给我们看”,小丫头乘胜追击。
青林敷衍地跳了跳,“不过关,不过关”两个孩子不满地嚷嚷道。
“那咱们一起跳吧”,青林一手一个,掺着两个孩子,用力一跳,“嗖”如离铉之箭一般,直冲而上。
这一跳不要紧,足跳了两丈多高,青林也没想到自己可以跳得这么高,却不知自己整晚整晚的运气,内力已非比寻常了。
三人在空中一阵惊呼,青林稳住心神,身形微微扭动,已在贵和堂的屋顶上落下脚。
这一眨眼的功夫就上了房,两个孩子如做梦般,呆呆坐了片刻。
小丫头拉拉青林的衣襟,“其实我刚刚是骗你的,我不相信你会飞,没想到你真的会飞...”小丫头忽然怕手兴奋道。
“啊...是这样呀”青林挠着头,没想到第一次就被个小姑娘给骗了。
“河...河神,咱们坐这么高,一会该怎么下来呢”书豪胆怯地朝屋下望了望,颇为担忧。
“怕什么怕,一会飞下去就行了”小丫头不满道,感觉书豪真是个败人兴致的怂包。
鸿宾楼楼下一支锣鼓队刚刚摆开阵势,段管家过来与班头说了些什么,锣鼓队便悻悻散了。
“快看快看有锣鼓队,哎怎么都走了”书豪兴指着鸿宾楼那边。原来这鸿宾楼与贵和堂只隔一堵高墙,因此看得清楚。
几人在房顶上正聊的高兴,处几个眼尖护院给瞧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