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晴的官职,早在东辽进城那日就被皇上削去了。御下不严,致使十万将士葬身魇城,这个大一个过错,皇上就是想偏袒也偏袒不了,削去官职,成为庶民,才让众人的怒气消去不少。
当今皇上可以说是西陵的一代明君,执政四十多年来,励精图治,改革税法,百姓生活富足,这也是赵晴参军的理由,她想这样一个皇帝,应该会愿意给他们一个重见阳光的机会。
赵晴到的时候,皇上正在御书房里看奏折。香炉的烟飘出来,将皇上整个人围住,让人看不清里面的面前的人。
侍奉的大监看赵晴跪在地上,脸色苍白,一看就是被冻的,又想到今天是项成处死的日子,心里不免对赵晴产生了几分同情。偏头朝皇上看了两眼,皇上只是静静翻看手上的奏折,丝毫没有让人起来的意思,心下不免跟着沉了沉。
“你恨朕?”
皇上一句话,大监立马跪了下去,整个御书房里一片沉寂。
天威难测,一不小心就是尸首两处。
“贱民不敢。”赵晴朝皇上看了一眼,眼里是掩饰不了的恨意。
没错,是恨意。
这个想法让大监手脚都冷了,他敢说,赵晴是唯一一个敢在皇上面前表现出如此恨意的一个。天子向来不容触犯,多少人心里有不同戴天的仇恨,也不敢这样赤裸裸的表现出来。
赵晴她这样,是在寻死。或者说,她不想在受皇权的束缚,想要同皇上来一个鱼死网破。
“很好。”皇上看了眼赵晴,将手里的奏折重重的扔到桌上。“赵晴,你果真没让朕失望。”
大监听到这里,心都凉了半截,却见皇上摆了摆手,让他先下去。
大监见状,朝赵晴看了眼,诚惶诚恐的退了下去。
自从那一战以后,赵晴便被削去将/军职位。她曾跪在大殿之上,请求皇上给她的十万将士立一块碑,可奴隶便是奴隶,死了就随便找个地方扔了不就行了,此意见一出来,便遭到不少贵族的反对。赵晴只是固执地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的请求皇上,额头嗑在地上,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来。
平日里的赵晴总是活蹦乱跳,面对她的将士,她的兄弟,有用不完的精力。记得有一次同东辽大战,一万人对东辽二十万大军,赵晴面不改色,一出空城计将东辽逼退。那一战让她一战成名,成了西陵唯一一个女将/军,名扬四海。
对赵晴来说,那十万将士不单是她的部下,还是她的家人,她曾许诺,要带他们冲破束缚,同贵族们一样,可以光明正大的抬头看太阳。她是光,指引着众人,那众将士便是她的命,支撑着她往前走。如今这命没了,所有的希望汇聚在她身上变成绝望和无尽的苦痛。
赵晴的求情,皇上当然拒绝了。他若是给奴隶立碑,便是在打贵族的脸,他的皇位经不起折腾。不论赵晴跪多久,嗑多少个头,都是枉然。
赵晴在门外跪了三天三夜,没有任何人理她,最后终于支撑不住的昏过去。
后来赵晴生了一场大病,整个人瘦了不少,衣服挂在身上都空荡荡的。病好后她便整日的窝在家中,每日饮酒。通常是醒了醉,醉了醒,醉生梦死,不知今日是何日。
赵晴本来就是奴隶出身,以前因着打了不少胜仗,成了西陵炙手可热的将/军,不少人巴结的奉承,如今没了官职,哪里还有人愿意看她一眼?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一下子成了西陵人人唾弃的对象。
说她痴心妄想,奴隶就该被踩在脚下,没有那个命就不要肖想其他东西。
大监一个旁观者都觉得那些话难听,更不要说赵晴,一个不过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况且,皇上确实答应过她,会让奴隶一个未来,一个平等的身份。
所有努力尽化流水,赵晴恨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等到赵晴再出来,已经是半夜了。外面的雪还在下,大监想派人送她回去,却被赵晴拒绝了。大监无奈,只好拿了一把伞给赵晴,赵晴撑着伞,一步步往外走去。
大监能感觉到赵晴的脸色和神情都不是很好,整个人好似被巨大的重物压着,让她不得不弯下腰。
风雪到了后面愈发大了,赵晴却浑然不觉,即使她的四肢已经被冻的没了知觉。身上却依旧是早上那件白衣,是她送项成的最后一程。
“将/军,你可回来了?”
将/军府外聚集了不少人,见赵晴回来,纷纷跑过来,将赵晴晴围住。
“你们不要再叫我将/军了,我不配。而这里,很快也不是将/军府了。”赵晴偏头看了眼门上的牌匾,眼里说不出的落寞。
“怎么会?将/军是我们的恩人,要不是将/军,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是奴隶,永远都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希望。”
“对,是将/军救了我们,我们和那些贵族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将/军千万不能放弃,我们一直在你身后。”
众人还在说,赵晴却不想在听。
“我说了!我做不到,你们都走吧!我是一个废人,我做不到了,再也做不到了!”赵晴吼完,也不管众人表情如何,转身进了将/军府。